全球首个“人机半马”比赛刷屏2035年人形机器皇冠体育注册人市场规模超4000亿元|钛媒体AGI
4月19日举行的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比赛持续刷屏,相关微博热搜超23个,线日晚公布的最新数据,在21.0975公里长的赛道上,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研制的天工Ultra最先冲线完赛,夺得冠军,总用时2小时40分42秒;第二名(亚军)来自小顽童队的松延动力N2机器人,最终用时3时37分50秒;第三名(季军)来自上海卓益得机器人有限公司(DroidUp)的“行者二号”机器人,最终用时4时25分56秒。
该赛事是全球首场“人机共跑”活动,吸引了20支机器人赛队和12000名人类选手同台竞技。但是从结果看,目前的机器人技术显然与人类相去甚远,最快的人类马拉松运动员仅在1小时2分完成比赛。
事实上,这类比赛备受瞩目的原因在于,通过“人机半马”,全方位检验了中国人形机器人真实地行走、奔跑、全身协同、具身智能等能力,并且让机器人的关节精度、能耗效率、散热能力、控制算法、通信干扰、电池管理等问题全面暴露,凸显了此类机器人的进步和局限性,同时也展示了机器人距离人类的行走跑步还有多远。
中国已经走在全球具身智能产业前列,未来需要不断坚持做生态、做大小脑融合,从而加速推动具身智能和人形机器人落地。
企查查显示,创新中心成立于2023年11月,由北京小米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(下称“小米机器人”)、北京优必选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(下称“优必选”)、北京京城机电产业投资有限公司(下称“京城机电”)、北京亦庄机器人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(下称“亦庄机器人”)共同持股。其中,小米机器人、优必选和京城机电持股均占比28.57%,亦庄机器人持股14.29%。
目前,人形机器人大体包括九个部分,涵盖零部件、本体设计与制造、二次开发与系统集成、终端应用等产业链体系:1、伺服驱动器,也就是机器人的“关节”;2、运动控制研发;3、位控和力控;4、全身柔性控制;5、机器人的工作能力,如手眼协调、抓取、力位混合控制、精度的控制和配合;6、导航算法;7、生物特征识别;8、多模态的交互;9、机器人操作系统。
2024年全年,中国机器人相关企业新增注册18.88万家,较2023年略有增长,创近十年注册量新高。
截至目前,中国现存超80.84万家机器人相关企业,其中,中国人形机器人本体企业已超过100家,产业链核心零部件企业已有数千家。早在2024年中关村论坛上,创新中心发布自主研发的通用人形机器人母平台“天工”,身高163cm,体重43kg,支持每秒550万亿次操作算力,支持以每小时6公里的速度稳定奔跑;2024年3月,“天工2.0”亮相,已实现国内首个针对复杂地形的自适应行走,实现首个工业级机器人永续作业能力,配合多工况能耗控制技术,将具备远超前代的续航能力,综合能效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。
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对标的就是苹果公司(Apple)。无论在科研资金、社会资源,还是研发团队,“我希望我们成为全球人形机器人技术领域的‘排头兵’,如同苹果推动世界进入智能手机时代一样。”
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CTO唐剑表示,“天工2.0”机器人即将发售,将实现小批量量产和应用。未来随着人形机器人的大规模落地,其价格将与一台入门级的小轿车差不多。
据钛媒体AGI了解,创新中心研发有两大部分:两大任务——“天工”通用机器人母平台,以及“开物”多能具身智能体母平台;三个统筹——行业资源组织者、产业发展培育者、落地应用推动者,从而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具身智能创新策源地和应用示范高地。另据一份早期公开规划显示,到2025-2027年,该机构将以产业生态建设为主,打造开源OS和开发者社区,完成人形机器人开源OS建设及开源社区搭建。
“我们下一步会做人形机器人底层的技术开源社区,并发展成一个自主可控的国产人形机器人操作系统,就像安卓、iOS系统一样开发各种工具、应用,不只是重复个人电脑、智能手机这种发展历程,它有望成为一个巨大的、万亿级的产业化平台,比如可以进入工厂装配汽车、微波炉,或者走入家庭之后陪伴老人、教孩子们娱乐等。”熊友军称,未来,人类将迎来一个“人机共融”的世界,人形机器人将能改变这个世界。
4月18日,钛媒体AGI从2025英特尔具身智能解决方案推介会上获悉,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(GGII)数据显示,2024年,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预估销售量达2400台(指具有双臂、头部和双腿形态的机器人),而2025年的市场销量将达到7300台,市场规模有望接近24亿元;预计到2035年,人形机器人进入快速起量期,有望达到200万台左右,届时市场规模有望接近1400亿元。
从全球看,202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销量有望达到1.24万台,市场规模 63.39 亿元,到2035年,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销量将超过500万台,市场规模将超过4000亿元。
而当前,人形机器人在中国市场表现活跃,全球45%的人形机器人产品来自中国,主要得益于中国完整的供应链以及强劲市场需求等。
然而,目前人形机器人行业依然处于早期阶段,面临诸多挑战,包括双臂机器人模仿人插笔套这些动作实际准确率非常低,机器人厂商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,机器人数据出现匮乏,皇冠体育网址AI与硬件如何更好融合以及机器人市场落地较弱等方面。因此,如何更快解决数据稀缺、机器人大小脑融合等问题,变得至关重要。
4月18日,英特尔发布具身智能方案,以大小脑融合为亮点,能够使感知、皇冠体育网址交互、任务规划和运动控制在统一的系统中实现高效整合。而作为其中的算力中枢,英特尔酷睿Ultra处理器通过CPU、集成的英特尔锐炫GPU与NPU协同运行,以高性能异构算力和高精度实时性能,支持具身智能的多样化负载稳定运行,同时也大幅提升具身智能系统的整体效率和响应能力。
据悉,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也基于英特尔酷睿处理器,打造出“领航者2号NAVIAI”人形机器人,实现了可泛化高精准视觉伺服、多行为联合学习的长序列行为规划、视力融合的操作行为学习等技术突破,能够使其在工业场景中执行复杂任务,也可以在服务场景中完成人机交互和辅助等任务,助力机器人智能化的深度演进,并推动其向更高层次的智慧形态发展。
增强续航时间主要依靠三个方面:电池技术、设备功耗降低,以及算法对算力需求的降低。
“人形机器人是‘具身智能’领域中最引人注目的代表,但不是唯一。具身智能不等于人形机器人。人形机器人通常被认为是具身智能的最佳载体,但实际上,人形机器人也是具身智能的最大需求和挑战。”熊蓉表示。
到2025年,中国人形机器人创新体系初步建立,一批关键技术取得突破,确保核心部组件安全有效供给,整机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实现批量生产;到2027年,中国人形机器人技术创新能力显著提升,形成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,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生态,综合实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。
“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的马拉松,才刚刚开跑。”工信微报微信文章中表示,人形机器人主流产品已经实现了“站得住、走得稳、跑得快”,正加快从“舞台上动起来”向“工厂里用起来”转变。